留洋派专栏作者木珠:来温哥华留学已近半年,身边的朋友逐渐多了起来。由于住在列治文,大多数时候还是在与华人打交道,而与西人接触的机会较少。在女儿的幼儿园班内,也几乎都是华人的孩子。只有一个是西人男孩。这个男孩与女儿十分投缘,互称为最好的小伙伴。鉴于这样的小友谊,男孩的母亲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,彼此也逐渐相识。在某个周末,他们邀请我们一家拜访她家,我们便欣然接受。虽是一次家庭拜访,但在待人接物的细节中,在蹩脚的英文对话里,却折射出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某些差异。
关于礼仪。由于是初次拜访,一些礼仪还是要有的,更何况是比较注重仪式感的西人家庭。我们带了鲜花,女儿还自制了画册送给男孩。主人则备了精美的甜点和咖啡。虽然不同于中国的宴请宾客必是盛宴款待,但也体现出他们的热情,更显示出西方人的简单实用的生活态度。在交谈中,双方也尽量避免谈到隐私或者带有个人倾向性的问题。家庭教育和兴趣爱好都是比较好的话题切入点。在愉快地度过下午后,我们没有过多地逗留,以给主人留下更多的休息时间。
关于教育。双方探讨最多的就是孩子的教育,这恐怕也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话题了。相比较他们对孩子教育的宽容性和开放性,我们则显然对孩子的教育过于焦虑。他们惊讶于我们谈及的,有的北京人一家数口蜗居在价值两三百万加币的一居或者两居之中,以牺牲生活质量来换取孩子的未来的教育理念。我们则欣赏他们教育不是目的,快乐才是根本的“佛系”心态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西人不重视教育。事实上,越是富有的阶层越是重视教育,这点是不区分国界的。尽可能地给孩子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台是大家共同的目标。在与孩子关系处理上,中西也有着诸多不同之处。在交谈中,男孩的父母从未谈及要给孩子规划一个什么样的未来,只是说孩子长大后会自己选大学选专业,自己赚学费,直至找工作、结婚。这让我不得不感慨于先今中国的感恩式教育。热播的《都挺好》中,苏大强式的父母在中国比比皆是。因为付出了,所以就要回报,甚至以自己做出的牺牲作为筹码,代替子女做决定。其实感恩教育要的不是感恩,而是培育愧疚心态,以无条件顺从父母。这样的父母一方面向外人展示自己为了孩子付出的巨大牺牲,另一方面则向孩子循循善诱地告诫你要为父母的付出做出回报。巨婴式的家长遇到巨婴式的孩子,注定就是一个下一代弥补上一代欲望的往复轮回。
关于家庭。西人显然是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。笔者几乎每天在接送孩子的时刻都能见到男孩的父亲,起初以为他是公司老板,时间如此弹性。在交谈中得知男孩的父亲是名医生后,笔者更是感叹不已。在中国的一线城市,“996”工作模式早已成常态,医生则更加辛苦。因工作原因的两地分居的也不在少数,留守的儿童的殇,更是透露着多少辛酸和无奈。但是在这里,西人认为家庭是最重要的。下班后和休息日的时间是属于家庭的,一家人会在休息日骑行、徒步、划船,不亦乐乎。笔者曾经要求问过一个西人老师,为何联系方式只留邮件不留手机,她回答说,不留手机,就是要把时间留给自己和家人。
理念不同,活法自然不同。笔者难以从一次交流中总结出中西文化的差异,更无标准去评价别人的生活方式。更多的只是反思自己能做什么,未来能改变什么。管中窥豹,知差异而求谐同;世界大同,借鉴融合才是长久之道。
木珠:一个游学于温哥华的中年男人,一个一生都在路上的行人。
0人跟帖 | 0人参与 | 注册 | ||||
网友评论仅表达其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留洋派立场。 |
热门跟帖 |
Jobs. Contact us. Privacy Policy. Copyright (C) 1998-2024. Creader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.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