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留学生 华人孩子说你们“太亚洲了”
2018-03-12

  留洋派(Creader.com)专栏作者饶恕:每周三下午三点后,是我定期跟三个少年人约会“嘎三胡”(上海话,聊天)的时间。

  因为其中一个小子最近常常以不屑的口吻说“妈妈你太亚洲了”、“这衣服太亚洲了”、“这人太亚洲了”这类的话,让我感到很好奇,因为这小子自己就是纯种亚洲人。上周我就问他:你总这么说,是因为觉得作亚洲人不好么?我以为他有自我认同方面的困难,或者作为亚裔受到了什么不公平的待遇。他却说:“不是的,我指的‘亚裔’是学校里的中国留学生。”指向明确,口无遮拦。小子你这么说涉嫌种族歧视,这可得好好地谈谈了。

关于“妈妈太亚洲”

  孩子们说,妈妈讲英文带口音,所以和留学生一样。但是口音不是问题,重点是不敢说话,怕暴露自己的口音。我写过一篇《在温哥华想过用筷子吃牛排吗?》,所说的筷子与刀叉都是工具的一种,习惯怎么用就怎么用。其实语言也是工具,以沟通为目的,互相能懂就好。怕什么呢?

  另外一个孩子提了个问题:为什么只有中国学生害怕跟人交流?为什么那些墨西哥人、印度人、中东人、欧洲人都没有这种问题呢?他们英文也不好,有些口音更重。

  这是文化差异:

  在中国(亚洲)长大的孩子,从出生起就以“别人”和“别人的评论”为自我评估的参照系,所以自己“不够好”的部分,就不敢示人。英文没本地人说得好,就不敢说。这个的确是“太亚洲了”,有一种打败自我的功能。

  而加拿大崇尚“与自己比武”,孩子们常常骄傲于“我做到了”,就算“我”可能是全世界最后一个“做到”这件事情的人,那也没关系。“我做到了”就值得高兴。因此三个人都同意:英文不好需要多说,不应该“藏拙”。总结得好,孩子们。

关于“衣服太亚洲”

  亚洲有很多种传统服饰,这小子说的不是唐装,不是越南长袍,也不是韩国裙子或日本和服,他说的居然是中国(亚洲)近年来最风行的、来自北美嘻哈风格的潮服!可这并不是亚洲服饰。

  小子也知道,所以就问:“为什么亚洲人喜欢穿黑人的衣服?而且是很看上去很贵的、黑人的衣服。”说着就指给我看我身后的一位中国少年,嘻哈装扮,“就这种的。这样穿很奇怪。” 他所说的“黑人的衣服”就是美国嘻哈风格的服饰,在加拿大和美国都属于小众的服饰,也就是说,不是太多人喜欢的风格。这对不懂服饰文化的我来说是一个新的观察角度。小子不懂政治正确,13岁的他其实觉得这样的街头服饰不太正经——我猜这大约也是大多数加拿大人内心的一种常规想法,但是别人不会说出来。小子也不好意思直接说“不正经”,客气点就用了“太亚洲”来形容。三人居然一致同意。呃,人家很贵买来的,你懂啥,我心里想。

中国留学生 华人孩子说你们“太亚洲了”

(图片取自Google Images)

  另一个小子仿佛在读心,我才在想“很贵”,他就接话了:“他们喜欢穿嘻哈风格的衣服是他们的自由,我无所谓。但是他们穿戴的东西就是在特地告诉你‘我很有钱’,可是在加拿大我们不觉得别人有钱跟我们有什么关系,那是很私人的事。有钱可以去告诉穷人,你可以帮助他们,但用不着以这样的方式告诉我。”又说:“加拿大学生都是T恤加牛仔裤,很随便。也有些有钱的人可能一件T恤就500块,但是不会有明显商标、也没有很显眼的式样。”

中国留学生 华人孩子说你们“太亚洲了”

中国留学生 华人孩子说你们“太亚洲了”

0001.png

(以上图片取自Google Images)

  十几岁的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,未必成熟,所以仍然会凭外表观感去判断一个人。他们不喜欢 “穿得太亚洲”。他们可能洞察到了一些在穿着之下的相同与不同,但其中可能隐藏的价值观也许要到他们再长大些才能表述完整。所以,现在我也就瞎听着……可是第三个论题太难具体化形容了:

关于“人太亚洲”

  人长着亚洲脸,能怎么样“不亚洲”?记得之前我和儿子开车在路口停红灯时,看到过马路的一群亚裔年轻人。儿子突然冒了句:“这是中国人。”我说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韩国人?或者日本人?儿子笑笑,说“反正我就知道。” 所以周三与三个讨论者想了半天“为什么知道是中国人”,他们得出的结论是:他们总是粘在一起,讲中国话,不愿意和其他人来往。

  天晓得。我工作中遇到的中国留学生,最大的困难就是想融入却不知道如何融入,而本地会说中文的学生对他们最大的看法是“不愿意和其他人来往”。这中间有多少误会需要澄清?本来,温哥华当地会中文的孩子应该是中国留学生最容易接近的人,也应该是最能接纳中国学生的人,而现在看来,其间却是困难重重。会中文的加拿大孩子仍然是加拿大孩子,会英文的中国孩子仍然是中国孩子。如何使他们能互相认同、成为朋友,恐怕要做一个专题研究才行。

  根据一些调查数据,近年来中国留学生抑郁症倾向高达45-47%。而其他族裔就远远低于这个数据。为什么!?突然进入孤立无助的环境是发病导火线之一。

中国留学生 华人孩子说你们“太亚洲了”

(图片取自公众号《留学生求职》)

  今天开始写这篇文章时,又在微信上看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一名中国男生跳楼身亡。心情一下沉重起来。因为我也有孩子,作为一个母亲,我无法想象这样失去孩子要怎么办。已经死亡的再哀悼也来不及了,但是我们要为自己年轻的生命做点什么。

  研究遥遥无期,但是,中国来的年轻孩子们,你们既然已经有那样的勇气跨过海岸线来到万里以外的加拿大求学、生活,就一定也有勇气冲破“脸皮”障碍,为自己争取一些本地朋友,更好地融入学习的环境。这些本地长大又会中文的同学应该会最先成为你们的同盟。

  相约周三的那位总抱怨“太亚洲”的小朋友,突然笑着说他其实有一个中国来的留学生朋友。我问:你愿意跟他玩是因为他英文很好吗?他说“他英文很烂”。我请教他:如何成为朋友的?他说:“那哥们儿问我会不会说中文,我说会。他就又问我能不能和我玩篮球,后来就一起玩了。”

  事情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。

  我愿上帝祝福每一个来到加拿大求学的中国年轻人。愿你们平安!

饶恕:多重性格的上海女人。有很多朋友,喜欢酒和香水。喜欢显摆自己,骄傲却不是很讨厌。笑点低,哭点高。智商低,情商也低。作为一名BC省的儿童与青少年教养咨询师,常年与孩子们为伍,为了他们一时欢一时愁。

0人跟帖 | 0人参与 | 注册
   
网友评论仅表达其个人看法,并不表明留洋派立场。
热门跟帖          
查看更多跟帖>>
热门文章
Jobs. Contact us. Privacy Policy. Copyright (C) 1998-2023. CyberMedia Network. All Rights Reserved.